社会实践

桥梁探秘 创意筑桥:智远同心武汉分队开展桥梁科学课

时间:2024-07-20 18:18    来源: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作者:肖慧祈 朱欣怡    点击:
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激发青少年对于工程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青少年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助力推进“五育并举”,7月15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实践队武汉分队(以下简称“武汉分队”)深入武汉市金鹤园社区青少年活动空间,开展“桥之工”科学科普课程,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一场集科普教育与实践锻炼于一体的深度学习体验。武汉分队队员王楠鑫、陶睿担任本次课程主讲人。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肖慧祈 朱欣怡)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激发青少年对于工程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青少年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助力推进“五育并举”,7月15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智远同心实践队武汉分队(以下简称“武汉分队”)深入武汉市金鹤园社区青少年活动空间开展“桥之工科学科普课程,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一场集科普教育与实践锻炼于一体的深度学习体验。武汉分队队员王楠鑫、陶睿担任本次课程主讲人。


队员陶睿在进行桥梁知识的讲授


       桥梁探秘,科学启蒙。课程开始,王楠鑫和陶睿在大小班同步讲授桥梁的基础知识,通过讲解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不同类型桥梁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特点,让学生领略桥梁的多样性与功能性,同时通过引导设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桥梁的稳固之道,巧妙地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数学原理融入其中。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王楠鑫在动手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利用雪糕棒制作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框架来比较两者的稳定性差异,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物理力学原理的好奇心。


队员王楠鑫帮助学生进行桥梁的制作


       创意筑桥,梦想通航。理论讲授结束之后,王楠鑫和陶睿带领学生开展桥梁搭建的设计与制作实践。她们指导学生以纸杯做桥墩、雪糕棒拼接成桥梁、A4纸卷成圆筒充当桥塔,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协作有序,利用提供的材料逐步构建木质桥。桥梁制作完成后,学生还发挥创意,在桥上进行个性化的绘画装饰,使作品更加生动美观。


学生进行桥梁的承重测试


       此外,王楠鑫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桥梁承重测试,通过实践验证桥梁设计的合理性与强度,从而评选出承载力最强的桥梁作品。桥梁的设计与制作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全体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桥梁


       此次“桥之工”科学科普课程是一次科学科普教育的实践,更是以工程设计驱动科学学习的生动案例诠释。实践仍在继续,武汉分队也将持续探索科普示范创新课程,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青春力量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审读人:李娜 任嘉航


编辑:余汗青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