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了解生物 解密自然:宜昌点军队开展科普课程

时间:2024-07-25 17:23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韩宝珠 卓梦圆    点击:
为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7月22日至23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宜昌点军队(以下简称“点军队”)于宜昌市点军区五龙社区开展科普课程——生物的“伪装”:拟态、保护色与警戒色。点军队队员吴蕊漪和陈晓彤担任主讲人。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韩宝珠 卓梦圆为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72223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宜昌点军队(以下“点军队”)于宜昌市点军区五龙社区开展科普课程——生物的“伪装”:拟态、保护色与警戒色。点军队队员吴蕊漪和陈晓彤担任主讲人。


图一:吴蕊漪向学生们介绍拟态、保护色与环境色的概念


课程伊始,吴蕊漪通过向学生们展示动物北极熊、枯叶蝶和植物鹅膏菌的图片,使学生们对拟态、保护色与警戒色有具体直接的了解,从而得出三者‌的概念。之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兰花螳螂、夹竹桃等生物的图片,分辨不同生物的体色、形态等。学生们了解到动物如何通过拟态和保护色的伪装来躲避天敌或进行捕食,植物如何利用拟态来吸引昆虫传粉、利用警戒色来警告捕食者……学生们通过学习生物的拟态、保护色与警戒色,深入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二:吴蕊漪讲授如何鉴别拟态、保护色与警戒色


接下来,陈晓彤带领学生们开展趣味游戏,分辨图中的生物究竟拥有拟态、保护色和警戒色中的哪一种“能力”。学生们积极思考,对于简单的图片,大家迅速做出反应,纷纷举手抢答;对于复杂的图片,大家小声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推理。


图三:陈晓彤在游戏环节提问学生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受到生物防卫方式的启发,人类在很多领域将保护色和警戒色等方式加以运用,以达到隐蔽和警示等作用。借鉴保护色的隐蔽作用,人们发明出野外战斗中士兵的迷彩服;利用警戒色的警示作用,人们设计出危险区域放置的颜色黑黄相间的警戒线和警告牌。陈晓彤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三种“能力”还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展示了他们的奇妙想象力。



此次科普课程不仅让学生们知道了自然界中丰富多样的生物及其复杂的行为,也让他们理解了生物的适应性,并深入了解自然界的神奇与奥秘,明白学习和研究生物对于人类生活发展的重要意义。


审读人:姚珂 赵耀


编辑:王安琪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