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回溯千年探今朝 落脚新洲共赴约:新洲队开展乡土课程

时间:2024-07-25 17:23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陈忱洁 麦琪 李宥锜    点击:
为了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7月23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新洲队(以下简称“新洲队”)在新洲区章林社区、周欣书城开展了系列特色乡土课程。新洲队队员蔡晓开设了以“百花之约”和“问津之约”为背景的乡土课程,回溯千年,带领学生共赴新洲千古之约。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陈忱洁 麦琪 李宥锜)为了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7月23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新洲队(以下简称“新洲队”)在新洲区章林社区、周欣书城开展了系列特色乡土课程。新洲队队员蔡晓开设了以“百花之约”和“问津之约”为背景的乡土课程,回溯千年,带领学生共赴新洲千古之约。



        “树发芽,草返青,花朝赶集去相亲,买副犁,卖把镰,逛过庙会好下田”,朗朗齐读声里,蔡晓引出了此次课堂的主题——百花仙子之约。始于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的新洲旧街“花朝节”,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穿越古今,蔡晓通过图片展示古今风俗图景的变换,将这一源于民间、立足传统的春日盛典的百年历史娓娓道来。她将花朝节放置在历史的维度上,向学生们介绍了花朝节的文化内涵。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绘在《清明上河图》上的繁华市井生活仿佛照进现实,出现在新洲土地上。花朝节游人如织,众多游人从各省市蜂拥而来,只为一睹这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尽情感受这方水土的土地浓郁的乡土风情。通过对花朝节的起源、现状以及历史文化意蕴的详细介绍与趣味展演,蔡晓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这一传统节日中浓郁的新洲地方特色与风俗人情,让学生们明白花朝节不仅蕴含了先民对花神的崇拜,还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蔡晓与学生互动


        在趣味问答中,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在新洲的问津书院里缓缓拉开序幕。蔡晓从《论语》中“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历史典故讲起,介绍问津书院的名称由来与深远的历史渊源,并引导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穿梭千年,再现历史情景,在历史故事中共同探究问津书院与杜牧、朱熹、王阳明等名人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问津书院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此外,蔡晓还将问津书院与其他传统书院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书院文化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学生回答问题


        立足当地,回望古今。新洲队的特色乡土课程将德育、智育、美育融入教学过程,以多样化、趣味性的课程设计推动学生主动走近新洲特色文化与历史遗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乡土观念与乡土情怀。


审读人:陈哲 吴波


编辑:邵楠楠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