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周国林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人生智慧

时间:2014-12-14 13:06    来源:华大青年网    作者:汪倬冰    点击:
12月13日下午,我校博雅青年学院在科学会堂进行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授课。主讲人为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国林教授。
  
  华大青年讯(见习记者 汪倬冰)12月13日下午,我校博雅青年学院在科学会堂进行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授课。主讲人为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国林教授。
 

  该堂课紧承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教育”创新试点工作座谈会的成功召开,旨在进一步贯彻会议精神,带动广大团学干部在日常团建工作中持续不断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逐步形成传统文化传播和弘扬的良好氛围。
 

  周国林以“不同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开始授课,由用悲壮的心态面对到批判的成分增加,再到“国学热”的兴起,慢慢地开始弘扬传统文化,再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讲清楚”展现我国逐渐加大的弘扬传统文化力度。
 

  随后,周国林从思想文化遗产、政治文化遗产、哲学领域遗产三个方面概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诗经》、《论语》等典籍为例,他强调:“传统文化建立在‘孝’之上,人与人相处建立在‘爱’之上。”古代很多类似于“大一统”这样的精华政治思想流传至今。同时,他向同学们讲述了儒家经典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时人们向乾坤学习从而得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在谈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时,周国林结合当前情况讲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成长中的价值。由于授课日正好是“12.13”,全国人民都在祭奠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人们,周国林以此为例说道:“我十分赞同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认为这就是一种人生智慧,当代大学生是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增强人生智慧的。”
 

  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素质方面,周国林表示,现在倡导的“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绝不是多多举办此类活动而已,而是要从培养正确对待国家的态度、独立的生活技能等方面着手。接着他向大家解答应该怎么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杜甫的忧国忧民为例,他强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明确自己的义务,不能把权利确立在义务之上。最后他要求在座同学从古籍中吸取有利的影响,提倡同学们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改善自我,确立人生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编辑:张倩虹



编辑: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华青访谈
恽代英采访团:奔跑在采访、支...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