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自助资源 > 心理抗疫 > 正文

疲惫、无力——你是否出现了“情绪耗竭”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2-13
浏览:

这个假期过得实在有些长。

从全民的疫情抗击战打响到目前为止,与疫情的斗争进入了胶着状态,疫情何时出现“拐点”现在还不能确定。即将到来的“复工潮”也让大众的焦虑情绪进一步上升,那些必须到岗工作的人除了感染肺炎的焦虑进一步增加,还要面临工作带来的压力。而那些在家办公的人,虽然降低了感染肺炎的风险,本以为自己实现了“躺着挣钱”的梦想,却发现自己现在面临着的是“7*24”的夺命工作制。

在疫情压力和复工焦虑的“双重打击”下,这些天,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被来自精神上的疲惫、无力笼罩,感觉心里像被掏空了。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么你就要警惕“情绪耗竭”的发生了。

什么是情绪耗竭呢?

情绪耗竭是指在长时间、过量的压力之下我们的情绪、身体和头脑感到非常疲惫,精力耗竭的一种状态。情绪耗竭是比压力更严重的心理状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时间超负荷的压力[1]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处在由各种疫情消息引起的负面情绪压力的笼罩下,再加上新的“复工、复学压力”的出现,“情绪耗竭”很可能会悄悄地找上我们。

通常,情绪耗竭会有以下表现:

1. 情绪改变

 感觉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被困在负面情绪中。更容易生气和悲伤,情绪、头脑极度疲惫。

2. 思维困难

思维和记忆能力发生变化,出现难以集中精力,健忘,想象力缺失等状况。

3. 身体症状

感到身体疲惫,食欲降低、头痛、肌肉酸痛、心悸甚至消化、睡眠收到影响。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情绪耗竭呢?

情绪耗竭的心理机制——一般适应综合征

一般适应综合征说的是个体在压力作用下的生理反应机制。我们在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我们的生理反应主要包括3个阶段:报警阶段、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2]

 

报警阶段(Alarm):出现生理唤醒期,躯体能够有效行动并做好准备,提醒我们警觉起来应对灾难,生物有机体自身会动员起来进行适应性防御,如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如果应激源仍然保持,机体则会进入抵抗期。

抵抗阶段(Resistance):机体可以忍耐并抵抗长时间的应激源带来的衰弱效应。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就开始持续的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来应对外界的应激压力。

疲惫阶段(Exhaustion):如果应激源持续时间长或持续强度大,机体则会因为一直抵抗外界的压力导致资源消耗而进入疲惫期,机体有限的资源消耗殆尽,患病风险就会增加。

在近期我们接受的各种压力的影响下,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压力和情绪状态,可能就会让疫情消耗我们过多的心理能量,一旦我们能量不足,从抵抗阶段进入到了衰竭期,我们自身的防御系统就会导致情绪耗竭的出现。

 

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

持续的“情绪劳动”

其实,情绪耗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工作倦怠的影响模型中。在该模型框架中,工作倦怠包括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组成部分。工作中情绪耗竭出现的原因是工作者需要进行大量的“情绪劳动”。比如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的“微笑服务”,他们必须消耗自己的情绪资源来满足别人的需要。当情绪资源消耗过多,尤其是当自己内心的情绪与表现出来的情绪不匹配时,就很容易产生情绪过度紧张和资源被用尽的感觉。

而现在,正是由于我们的情绪长期被我们无法预测的负面消息所“控制”,每天睁开眼拿起手机都不知道疫情会如何发展,在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时,

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出现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的情绪时刻被消息给牵动着,从而不断地损耗自己地情绪资源,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劳动”,长此以往,情绪耗竭现象就会产生。

 

情绪智力的不同

我们的智力会影响我们处理在生活中面对的不同问题的方式,其实,在情绪领域,也存在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一种非认知性的能力,是个体有效应对压力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3]。也就是说具有高情绪智力的人更会主动的调节他们的情绪,以及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具体来说,高情绪智力的人可以更加有效的运用一些情绪控制机制来为自己创造积极情绪,促进自己积极情绪的增长,从而减少情绪能量的消耗。因此,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环境时,低情绪智力的人更容易产生情绪耗竭。

绪劳动策略”差异

情绪劳动策略 (Emotional labor strategy)主要包括表层表演和深层扮演两种。其中,表层表演是只调节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比如表情、行为),但是其内心的真实情感体验没有任何改变,也就是仅仅对情绪反应做简单的调节[4]。深层扮演则是通过积极思考和想象,使真实的情绪体验与表现出来的情绪相一致,这更多的是通过改变认知评价过程来实现的,也就是对情绪事件的重新解释, 改变情绪反应的轨迹。简而言之,更加有效的策略是关注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对它重新进行积极的解释,而不是关注情绪已经产生后的表现。这也许就能解释,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对情绪调节推文,依然会陷入情绪耗竭,因为你只是调节了你的表面情绪表现,并没有从认知上改变负面情绪的根源。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5]社会支持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心理能量,帮助个体建立“心理防护网”。

 

肺炎病毒的危险仍然潜伏在我们的周围,自身免疫力是保护我们不被感染的重要防线,但是免疫力的强弱会直接受到情绪活动的影响。积极的情绪状态会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减弱免疫系统的功能[6]。如果我们因为疫情压力产生了情绪耗竭,可能会减弱我们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从而在无形中增加我们感染肺炎的风险。

因此让自己不因这场疫情受到伤害,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社会、国家的负责。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像往常一样打赢这场战争,每一个冬天都终将会过去,而每一个春天都绝不会缺席。

 

 

 

【1】Gaines, Jeannie, & Jermier, John M. .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a high stress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4), 567-586.

【2】Hans Selye. (1998). A syndrome produced by diverse nocuous agents. 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10(2), 230-231.

【3】David W. Chan. (2006).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mponents of burnout among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hong kong.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2(8), 1042-1054.

【4】Gross, & J.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Psychophysiology, 39(3), 281-291.

【5】王雁飞. (2004). 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 27(5), 1175-1177.

【6】Segerstrom, S. C., & Miller, G. E. (2004).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a meta-analytic study of 30 years of inqui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130(4), 601.

 

作者:亓栀 陆梦 张渝婧 孔繁昌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审稿人:刘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