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走进七姊妹山,探索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7-24 18:38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秦伊丽    点击:
7月22日上午9时,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在副院长吴华的带领下来到了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秦伊丽7月22日上午9时,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在副院长吴华的带领下来到了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



该局支部副书记兼副局长宋春禄、 总工程师刘昌勇、科研宣教科高级工程师彭宗林等首先向实践队介绍了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保护区的建立时间、范围以及保护区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为更直观地展现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地貌,彭宗林带领实践队参观了保护区的沙盘模型,并详细介绍了保护区内的 “三区”管理体制,即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三区分别采取不同政策:核心区严禁人类进入,缓冲区只能做一些科研工作,实验区可以进行一些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种植业与养殖业活动。同时,他们也为队员们详细介绍了保护区内兼具森林防火和观测野生动物功能的“天眼”——野外监控系统,并为队员们展示了操作方式。实践队员们边听边认真做好笔记。



在相关负责人的引领下,实践队员观看了自然保护区的专题宣传片和CCTV秘境之眼等短片,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了当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接着队员们的脚步来到了野生动植物宣教馆,在这里实践队员看到了粘满洪桐种子的一面墙,感受到了珍稀植物“鸽子树”的独特魅力;接着往里走,满墙的蝴蝶标本,栩栩如生的黑熊、蛇、鸟类标本映入眼帘,引得队员连连赞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答疑解惑座谈会上,宋春禄多次重复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这也是建设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思想之一。实践队员们就实践主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些问题,如野猪、黑熊对庄稼和养蜂的破坏怎样解决等,宋春禄、刘昌勇、彭宗林三位对所有问题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希望实践队员们从更加专业的角度为保护区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通过本次座谈会,实践队员对于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了更多了解,进一步验证先前的猜想,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矛盾与冲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便是实践队接下来需要探索的事情。

编辑:阎乐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