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王艳丽)7月9日至7月12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宜昌点军队(以下简称“点军队”)在宜昌市点军区五龙社区“希望家园·暑假学堂”开展了第一周的支教活动。为响应“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号召,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点军队队员们为学生们带来了“濒危物种的介绍与保护”“‘双碳’与绿色出行”“防治大气污染”“垃圾分类知多少”等一系列环保类科普课程。
保护濒危动物,共护人类家园。面对低学段班级,段亚楠通过播放熊猫、丝猴、扬子鳄等濒危动物的视频,带领他们了解十大濒危物种的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提高了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引导学生们思考濒危动物的保护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探其源,明其理,方能破其局。段亚楠从动物濒危的原因入手,进而提出保护濒危动物的具体措施,呼吁学生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共护地球家园,为濒危物种保护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段亚楠授课
“双碳”教育进课堂,绿色出行成风尚。点军队队长卓梦圆以“碳”字为引,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大家知不知道‘双碳’的‘碳’是什么?”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表想法,结合日常生活,围绕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天然气中的甲烷等气体展开讨论。随着学生们对“碳”的了解逐渐深入,卓梦圆揭开了“双碳”的面纱,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深刻内涵。随后,她带领学生们深入学习了中国的“减碳路线”,并教导学生们“减碳”不是摇旗呐喊,而是需要个体的切实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课程尾声,卓梦圆向学生们介绍了“世界无车日”,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绿色出行方式。此次课程不仅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绿色低碳的种子,更为推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注入了新的活力。

卓梦圆与学生互动
防治大气污染,你我共绘蓝天。“你们知道蓝天小镇的天空为什么不再那么蓝了吗?”在“你眼中的大气污染”这节课中,王艳丽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蓝天小镇的烦恼》,带领学生们走近大气污染。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结合自己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讨论了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并分组竞答了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在设计以“保护蓝天,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环保海报环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拿起画笔,在画纸上挥洒自己的畅想,他们的创造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让每一张画都充满了生命力。

学生分小组展示绘画作品
此次环保类科普课程旨在通过竞答、小组讨论、绘画等多样化的形式加深学生们对“双碳”、“大气污染”等科学知识的了解,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进而鼓舞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推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审读人:姚珂 徐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