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马铭 吴尚欣 钟瑷忆 马思涵)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9至24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白霓队(以下简称“白霓队”)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特色素质课程,于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开展系列传统文化课程。白霓队队员马铭担任主讲人。
在“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中,马铭以一枚枚精致的文化书签为桥梁,连接知识与实践,引领学员们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从全新的“传统文化”视角重新认识与感知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宝贵遗产。

马铭授课
首堂课上,马铭以“传统节日的韵律”为主题,带领学员们穿越时空的长廊,深入探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在课堂上,学员们不仅了解了各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还运用学到的知识亲手制作了传统节日书签,将文化的记忆以实物形式珍藏,让传统文化在指尖绽放光彩。

马铭与学员互动
随后,课程转至“二十四节气的智慧”篇章,马铭为学员们揭开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二十四节气的神秘面纱。她从节气的起源、含义到它们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讲解二十四节气,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古人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她聚焦于春季六节气,详细介绍了其每个节气的气候特征、农事活动与民俗风情,让学员们感受节气更迭的诗意与韵律。

学员书签展示
在第三课时,马铭继续带领学生们遨游于节气的海洋,深入探索夏、秋、冬三季节气的奥秘。通过互动学习、小组讨论,学员们不仅掌握了每个节气的独特之处,还发挥创意,亲手设计并制作了节气书签,将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文化的热爱凝聚于方寸之间。
在马铭的带领下,学员们仔细地制作每一件作品,每一笔勾勒、每一划雕琢,都深深蕴含着其对传统文化的无限敬畏与热爱。“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不仅拓宽了学员们的文化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文化底蕴,更激发了学员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它促使学员们跳出书本的框架,通过亲身体验与动手实践,深切地感受传统节日中的人情温暖和节气更迭中的自然哲理,从而在心灵深处播撒下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审读人:陈哲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