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社团中心讯(通讯员:陈舒文)4月27日下午,2024年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诗颂党史,政启未来”青年大学生党史朗诵大赛在文华公书林模拟联合国实验室顺利举行。院团委副书记翁艾迪,研究生辅导员、院团委副书记胡泽文,团委副书记(学生)葛梓涵,组织部部长(学生)张楠凤出席活动。本次活动共有六位学生参赛,本科生于泠珺同学和本科生祁之玺同学主持。
李学明同学带领观众走进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并结合自己在恽代英菁英学校学习的经历,进行题为《榜样力量,青春共鸣》的演讲。他用一首动人心弦的陕北民谣,表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切为了人民的高尚情操,并强调,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广大青年应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胸怀蓝天,脚踏沃土,树立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

于泠珺同学以《挺中国脊梁,奉青春热血》为题进行演讲。她化用“愿以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等诗句,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陈祥榕、黄文秀等优秀青年发挥榜样力量的故事。她希望当代青年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品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

陈舒文同学的演讲《山海家国情,讲给世界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线,聚焦影视作品《山海情》中的青年村支书马得福,讲述了青年在党引领下的奋斗故事。她从唱响青年奋斗时代强音、书写脱贫攻坚满意答卷两个角度,分析了《山海情》的现实意义,并激励青年放飞青春梦想,担当时代重任,在党的旗帜引领下砥砺前进、矢志奋斗。
陶政翰同学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以《不啻微茫,草根奋力向骄阳》为题,分享了从“小红帽”到“红马甲”的传承故事。他讲述,十年前,他的家乡吉林省白城市经历了特大洪水灾难,是无数位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志愿者们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安全;十年后的今天,他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他希望青年们发扬志愿精神,传递正能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六位参赛学生演讲结束后,翁艾迪从三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一是坚持读原著、读原文,青年学生应当在理论学习中深刻领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意义;二是坚持讲故事、做宣讲,青年学生应当在创新形式中讲活、讲实、讲透党的创新理论;三是坚持强引领、争先锋,青年学生应当在典型带动下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至此,本次“诗颂党史,政启未来”青年大学生党史朗诵大赛落下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一直以来,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十分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视野开阔、学有大成的拔尖学术人才,致力于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审读人:潘广炜 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