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龚琪) 在商务部等十七个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中,习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策部署,推动农村商业体系快速发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7月8日,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湖北省县域对外贸易调研团队,在经管学院副教授吴艳的带领下,前往湖北省仙桃市开展调研,通过政府座谈、企业走访等形式,了解仙桃市县域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针对县域贸易进行深度分析和政策探讨。

上午,实践队与仙桃市政府办、商务局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仙桃市商务局的领导向实践队介绍了仙桃市外贸发展的总体情况,结合外贸发展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说明。他们强调,要不断完善政府保障机制,对外贸企业的发展给予激励,全力当好“店小二”,利用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好仙桃港,以加快仙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双方就仙桃外贸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疫情对该市外贸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随后,实践队实地参观了健鼎(湖北)电子有限公司、摩擦一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两家外贸生产企业的发展情况,并就企业外贸发展的痛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而人才引进和品牌建设又是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实践队还访谈了仙桃市彭场镇无纺布代表企业——湖北新鑫无纺布有限公司和恒天嘉华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双方结合企业近年对外贸易状况、疫情对行业及企业的冲击、政府政策落实情况、企业的政策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实践队员龚琪积极向企业负责人咨询了在技术、人员、设备引进上存在的问题,对方给予充分解答。
下午,实践队前往仙桃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仙桃港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仙桃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江汉平原第一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是贸易物资中转的重要平台。仙桃港作为汉江流域的第一大港,为仙桃乃至整个汉江平原开辟了一条融入武汉物流圈、长江物流圈的新道路。在仙桃港,实践队看到集装箱在码头井然有序地自动化装运,港口处来自安徽、浙江等地的船舶正在等候着,货船上一面面五星红旗在浩荡的江面上迎风飘扬。

湖北省县域对外贸易调研团队秉承“借产业促乡村振兴,以贸易振县域经济”的理念,深入基层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在实践中加深对地方外向型经济的认识,了解企业诉求,在调研中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共同描绘县域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