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高校助攻脱贫事业 头潭乡村峥嵘发展

时间:2021-07-22 11:27    来源:计算机学院    作者:段元元    点击:
7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仙桃市头潭村调研当地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何帅、辅导员张琳以及12名本科生实践队员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考察新农村的发展建设状况,帮助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乡村脱贫攻坚创新举措和攻坚难点,探寻解决攻坚难点方案。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段元元)7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仙桃市头潭村调研当地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何帅、辅导员张琳以及12名本科生实践队员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考察新农村的发展建设状况,帮助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乡村脱贫攻坚创新举措和攻坚难点,探寻解决攻坚难点方案。



队员们首先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前往村史馆了解头潭村发展概况,然后依次前往头潭村三大产业地进行进一步调研。2015年10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市农业农村局、市残联等单位组成的省、市两支扶贫工作队进驻头潭村,开展迄今五年多的扶贫工作。而今,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房屋以及美丽的植物都彰显着头潭村的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头潭村主要是发展花树苗木、潭乡米、光伏发电三大集体产业,村集体年收入超过20万元。脱贫事业的发展较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头潭村也因此曾多次被授予“脱贫攻坚工作突出单位”。



队员在参观村史馆后,前往第一个产业点——潭乡米的种植地。队员们观察到公路两旁遍布水田,水田里种植的潭乡稻整齐划一。通过村民对潭乡米的种植方法,收获季节以及其发展历程的介绍后,队员们了解到潭乡米种植规模约150亩,其中以晚稻为主,潭乡村累计销售大米近30万斤。何帅笑道:“我们华师教师吃的大米都是来自这里。”



潭乡村第二个大产业是建于2018年的光伏扶贫电站。在调研过程中,村民详细解答了队员们关于光伏扶贫电站发展情况、主要用途、具体收益等方面的问题,还介绍道:收益除了维护日常开支外,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支付护林员、清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工资。



实践队员接着来到花树苗木的种植地。村民向大家介绍,2015年,头潭村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经济,与乡贤谢高祥合作建立了花树苗木种植基地。同时,村民介绍说苗木种植规模已经累计3万余棵,含樱花,桂花等100多个品种,头潭村通过利益联动带动村民增收财富。队员们纷纷去苗木地里进一步查看种植情况。队员黄小芳感慨:“种植的苗木不仅美化了村庄,而且还是头潭村人的‘绿色银行’。”



经过三站产业地的探寻,队员进一步了解了头潭村产业的发展,明白了高校与脱贫攻坚事业结合的重要性。虽然头潭村的基础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脱贫攻坚的事业仍需继续进行下去。至此,实践队在头潭村的调研活动结束。


编辑:谢家兴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