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张迎娣 王静蕾)为深刻领悟近年来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毅力,了解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给贫苦革命老区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展望落后乡村脱贫以后的振兴之路,7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赴井冈山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来到井冈山神山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探访神山村。
“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穿的是旧衣裳,红薯山芋当主粮……”这是过去村子里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井冈山是革命老区,但同时也曾是贫困地区。实践队员们调研得知由于井冈山多丘陵,几乎没有连绵成片的耕地,加之山区昼夜温差大,农作物产量较低,因此,过去的井冈山经济水平普遍偏低。而神山村坐落于井冈山深处、黄洋界脚下,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曾是井冈山一带典型的贫困村。

实践队于四点一刻抵达神山村,由当地村民左香云接待。左香云是红军先烈左桂林的后代,同时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西代表之一。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重新走过习总书记走过的路,拜访当地居民,走近黄桃种植园。随后,左香云亲切地邀请实践队员们去他家做客,介绍他家中的毛竹工艺品。他表示“从前当地居民住山靠山,只会用山竹来做一些简单的竹制品。”如今,他收购当地村民种的竹子,制作成精美的竹制笔筒、木梳等,再雕刻上精美的花纹。经过加工的竹制品,无论是价格还是销量,都远远高于以前。这让队员们感受到走好脱贫道路,振兴产业必不可少。

实践队队员们还从村民处得知,2016年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迎风踏雪来到神山村,给村民们拜年,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共商脱贫攻坚之策。在习总书记亲临村中慰问考察后,神山村成为了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当地党和政府顺势而为,依托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正如当地老乡所说,“政府是来帮扶我们的,不是来养育我们的。”在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下,神山村成立了神山村旅游协会,兴办起了农家乐,神山村的所有居民都参与其中,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乡村旅游的红利,这个贫苦的小山村也从此渐渐摆脱贫困。

行至村口,左香云特意向队员介绍了神山村笑脸墙。在墙上,贴着27张满是笑容的村民照片,组成一个爱心形状。日子越过越好,村民们的笑脸也越来越多。从这些笑容中,队员们感受到村民们对扶贫政策的满意,无不赞叹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力度之大,也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小缩影,大时代。脱贫攻坚已然取得胜利,但乡村振兴仍在继续。在队员们走访神山村的过程中,了解到“一户一亩茶竹果、一户一栋安居房、一户一个农家乐、一户一张保障网”的脱贫之路,深刻体会到神山村短短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本次的实践活动,队员们更加清楚认识到中国正在阔步向前发展,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