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培养理科思维,强化创新素质

时间:2021-07-23 13:09    来源:化学学院    作者:乔淑杰    点击:
7月21日,博雅·行知支教团成员在白水中学展开了第四天的授课。为做好白水中学学生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同时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支教团成员为学生们安排了物理、化学实验课以及生物课。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乔淑杰)7月21日,博雅·行知支教团成员在白水中学展开了第四天的授课。为做好白水中学学生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同时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支教团成员为学生们安排了物理、化学实验课以及生物课。



 与小学相比,初中增加了内容较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知识体系的关联性更强,对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要求更高。而理科思维是基于理科学科基础之上的一种思维,需要老师融合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引导、启发学生,不断尝试培养学生思维迁移的能力。



 化学实验课上,刘沚汭为同学们带来的是“会隐形的墨水”,利用含碳的物质在燃烧后会发生碳化,让同学们分组分别观察记录白醋、柠檬汁、小苏打水溶液、白糖水溶液,记录它们在火烤时产生的现象,并请同学们分组描述它们产生的味道的差别。刘沚汭首先带领同学们观看影视剧中的“隐形的墨水”在生活中的应用,活跃气氛的同时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并强调了本实验的原理及要点。刘沚汭将同学们分为四人一组,旨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亲手感受实验的神奇。生物课上,邹梓健立足于初中生物课本,带领同学们探索鸟类飞行的奥秘,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人如果有了翅膀,是否能飞起来?”,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邹梓健又从鸟类的骨骼、消化与排泄系统、外部形态等方面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与此同时,物理老师肖虎根据“光的折射”为同学们设计了一节别样的物理实验课。课上,肖虎为同学们讲述了3D立体投影的原理及制作原料过程,并要求他们联系生活中“光的折射”的现象展开联想。整个课堂学生们兴趣高昂,积极讨论。肖虎说:“让孩子们对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趣味科学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和启蒙方式,通过趣味科学实验,希望能引起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也激发起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并正在迈进知识经济时代,而今天的初中生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知识经济时代并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对知识对事物的吸收能力、分析能力和融合能力,抑或说,缺的是一种理科思维能力。在进入初中前就对学生们进行理科思维的启发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这个脱贫攻坚催生山乡村巨变的时代,在教育均衡助力机会公平的当下,教育均衡发展虽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但却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博雅·行知支教团的初心在于此,但不限于此。“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期15天的支教可能带不去很多知识,但博雅·行知支教团的成员们会竭尽所能给学生带去思维上的启发。


编辑:王雨轩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