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贾钰婕)7月4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科创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成员贾钰婕、刘思悦、王瑞云分别为三里小学六年级学生讲授手工课、书法课和天文课。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激发学生对艺术和科学的兴趣,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
在手工课上,贾钰婕出示了四个手工课的成品,让学生自行选择本次课程的内容。面对笔筒、郁金香、手机支架和书本收纳盒四个选项,学生们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选择制作手机支架。贾钰婕据此调整了教学策略,通过一个视频,学生了解了如何运用一张正方形纸制作一个简易版的手机支架。为了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学活动,她选择每一步都进行暂停讲解,确保学生都完成了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演示。在她和其他助教的指导下,所有学生均成功制作了手机支架,并根据各自喜好,绘制个性图案。

图片一
在书法课上,刘思悦介绍了软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握笔姿势、运笔技巧等。随后,她展示了本节课需要学生完成的内容,即书写成语“天天向上”,该词语构造简单,但又包括基础笔法,适合初学者学习。刘思悦先用白板笔在白板上进行了书写技巧的讲解,再在每一小组进行了书法演示。此外,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她针对每一学生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使学生的书写更加流畅和美观。

图片二
而在天文课上,教学内容更加抽象而遥远。王瑞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太阳系里有什么?随后她便引出本课主题——“认识太阳系”。她从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星际物质六个方面对太阳系的组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王瑞云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件中所给的行星直径与其距离太阳的位置,绘制缩小版的“八大行星图”。

图片三
在这一天的教学活动中,实践队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知识引导在前,实践指导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