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林书昊)红色足迹成才路,百年峥嵘荆楚行。为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找寻革命先进事迹,提炼红色革命精神,带领同学积极了解党史,感悟党的领导,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红色基地足迹,参观实践地新时代的发展和成就,恽代英青年骨干研习团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会分队前往湖北黄冈市红安县和麻城市,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18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革命遗址群。经过光浩门,在七里坪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曾经的全国总工会所在地——七里坪工会旧址。讲解员介绍道:林育南、李立三、刘少奇三位先生曾在这里工作,领导各级工会、工厂,筹备黄麻起义,对黄麻起义的后勤准备工作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实践队副队长黄赛之谈到:“林育南先生是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友,作为他的校友我感到很荣幸。在当时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们能够建立起这样一个对后来影响深远的工会,并为后来的黄麻起义的后勤准备工作做出巨大贡献,这让我深感敬佩。同时这也更加激励我追寻前辈们的步伐,为中国共产党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属于青年的力量。”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列宁市苏维埃合作饭堂旧址。实践队员们首先注意到了墙上的巨大标语:目前的基本任务是复兴苏区的经济问题。经讲解员讲解,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粮食问题是当时面临最困难的问题,地方主要的劳动力都在前线奋战,导致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发展生产,因此造成苏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国民党利用这个情况,通过封锁粮食的手段,企图从内部瓦解红军,鄂豫皖边区面对当时形势调整粮食政策——各机关每日只吃稀饭一次以节约粮食,保障前线战士和老百姓的需求。实践队队员束智磊仔细阅读了鄂豫皖中央分局在当年下达的临时通知,感慨道:“革命先烈们尽力刻苦自己,节省粮食,以保证在前线奋战的将士们和老百姓的需求,不禁让我肃然起敬。正是革命先辈们牺牲自我、顾全大局、以人民为中心的奉献精神,才让我们一次次战胜了不可能,赢得了四万万民众的心。我们要始终坚持鄂豫皖革命先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期作出新贡献。”

最后,在红安县政府的帮助下,实践队邀请到了两位先进个人——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村党支部书记秦秋平、红安县七里坪镇福德桥村党支部书记秦旋进行访谈。

访谈中,秦旋谈起了疫情出现时的情形:“疫情刚出现的时候,大家心里其实都很害怕,但作为党员,就应该能扛事、能办事。我们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分成几个小组,党员们扛着党旗,逐家逐户进行访问、排查、登记,确保村民们明白当时疫情形势的严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不聚集、不扎堆、不串门,坚守疫情防控生命线。让党徽闪耀在第一线,疫情第一线消亡。”访谈结束后,秦旋为实践队员们留下寄语: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增长才干、丰富阅历,服务群众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