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心火郧阳队开展系列科学活动探究课程

时间:2023-07-22 18:36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罗亚欣 黄彦松    点击:
为提高学生综合探究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7月19日至21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郧阳队(以下简称“郧阳队”)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以“寓科于学,寓教于践”为主题的系列科学活动探究课程。课程分为劳动实验与教育、探究实验与教育、项目活动与实践三个板块,由郧阳队队员罗亚欣担任主讲教师。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罗亚欣 黄彦松)为提高学生综合探究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7月19日至21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郧阳队(以下简称“郧阳队”)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以“寓科于学,寓教于践”为主题的系列科学活动探究课程。课程分为劳动实验与教育、探究实验与教育、项目活动与实践三个板块,由郧阳队队员罗亚欣担任主讲教师。



在劳动实验与教育板块,课程以“种子长出了根”为主题进行主题探讨与劳动实践。罗亚欣以种子萌发过程的视频材料为导入,讲授种子萌发过程和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和教师引导,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主得出结论,探究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在劳动实验过程中,罗亚欣讲授了种子萌发实验的操作流程,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完成实验。学生通过观察一次性塑料杯中的绿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切实感受植物生长过程,巩固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



在探究实验与教育板块,课程以“我们身边的物质与物质变化”为主题展开项目探究与实验。罗亚欣通过讲解典型案例揭示物质的定义与它们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材料搜集等方式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探讨,从而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探讨过程中,罗亚欣通过提问和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在项目活动与实践板块,课程以探究一些物质的溶解性为目的开展项目活动。在演示实验过程中,罗亚欣为学生讲解实验流程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材料探究各种物质的溶解特性。在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中,学生观察到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从大到小,水的颜色由浅变深,而且可以通过搅拌来加速颗粒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学生近距离接触科学实验,亲身实践并通过项目研讨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加深了其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帮助其培养科学观念、提升科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科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科技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教兴国战略也被不断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在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的系列科学活动探究课程是郧阳队在乡村开展科普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提升学生综合探究能力为导向设置实践活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吸收,有利于帮助学生接触科学实验、树立科学观念、建立科学思维。


审读人:杨灵珍  吴波



编辑:沈麟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