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冯代昕)3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智汇调研,创享青春”校园调研大赛分享会在文学院一楼报告厅进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调研方法与实践经验的传播,助力学子们精准把握校园热点新闻的前沿动态,为日后的调研实践筑牢根基。

首先,社会学院校园调研大赛三等奖获奖团队负责人张银带来分享。张银以“小处着手,大处落脚”为题,围绕调研全流程,从调研课题的选取方法、选取思路,以及调研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等维度,向同学们系统分享实战经验。她特别指出,校园调研应避免“假大空”,并从研究内容的新颖性、研究选题的可行性、队伍组建的合理性以及提纲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园调研大赛一等奖获奖团队成员郑景升以校园调研的重要意义切入,从项目缘起、项目介绍和项目注意三个方面向同学们输送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经验。在确立选题上,郑景升建议以“小切口,大问题”的视角进行研究,希望同学们能够真实有效地发现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

社会学院校园调研大赛优秀奖获奖团队负责人余俏然从获取校园调研大赛赛事信息的多元渠道、参赛全流程的关键节点,以及调研选题的主题发掘途径这三大维度,为同学们提供系统化经验指引,助力大家清晰规划参赛路径。余俏然强调,在开展调研工作过程中,预调研环节不可或缺。通过预调研,可以对调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提前预判,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调研方案,确保调研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文学院校园调研大赛二等奖获奖团队负责人蒋若宇对校园调研大赛概况进行系统介绍,深入剖析调研选题的策略技巧,并详细讲解问卷设计、样本选取及结果处理过程中的规范要求,帮助同学们全面掌握调研方法与参赛要点。蒋若宇在分享中指出,成功的调研选题离不开兴趣驱动、可行性考量与社会价值挖掘这三大关键要素。她建议大家通过梳理往届校园调研大赛的获奖选题,从中汲取灵感,结合自身实际,构思出兼具创新性与实操性的优质选题。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围绕预调研的开展方式、团队分工的优化策略等关键问题,向在校园调研领域表现突出的分享人们虚心求教。各位分享人结合自身丰富的参赛与实践经验,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为大家拨开迷雾,明晰方向。

此次校园调研大赛分享会为同学们搭建起调研知识与经验的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对调研工作的认知与实操水平。同时,分享会增进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交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的综合性人才,为同学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筑牢根基。
审读人:邵莉莉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