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志联 (通讯员 黄金彪) 为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充分融合学科特色,助力提升服务对象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悟数学之美,4月10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数统青协”)组织多名志愿者走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华师附小”),开展主题为“时钟问题”的数学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以生活中的时钟引入主题,结合“谁读时间更快”的小挑战,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时钟结构,学习钟面大格、小格数量,时针、分针走一格代表的时间及对应角度。随后,志愿者把时针与分针的重合问题类比成行程问题里的追及问题,教授孩子们此类问题的计算方法。面对“中午12时整后时针和分针首次、二次重合的时间”等复杂难题时,孩子们结合追及相遇的问题思路,分析时针和分针的运动关系,借助以往经验,顺利算出从3时整到时针和分针首次重合所需的时间。课上,气氛活跃,孩子们踊跃参与问答;课下,热度不减,孩子们积极与同学讨论相关问题。本次活动以时钟为媒介,助力实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深度融合,引导孩子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在校青志联的指导下,自2024年5月于华师附小建设志愿服务基地以来,数统青协累计开展数学科普活动19次,超50名志愿者投身其中,贡献志愿时长百余小时,为华师附小的孩子们带来了涵盖几何、奥数、巧算等多个方面的数学科普知识。

长期以来,数统青协以全方位社会关怀为导向,构建起“七有服务”志愿服务体系,活动层次全面,辐射范围广泛,举办活动高频。数学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华师附小数学科普活动外,数统青协组建菁诚实践队赴贵州省余庆县他山中学科普“三门问题”,组建菁诚服务队前往华中师范大学社区为老人科普智能手机使用方式。2024年,数统青协申报的《与“数”同行,教育振兴——数学全民科普“百村行动”项目》在华中师范大学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创新实践赛道铜奖。下一步,数统青协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华师大爱书写志愿情怀,为“爱在华师”贡献数统智慧。
审读人:杨可军 林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