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心理知识科普课堂:人际交往学问多 游戏互动学寓乐

时间:2021-07-21 06:54    来源:心理学院    作者:钟怡敏 彭稚羽    点击:
7月14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春雨服务队(以下简称“春雨服务队”)于武汉市汉阳区马沧湖面向青少年空间的孩子们开展了心理知识科普课堂,本次课堂的授课人为陈茜、廖栋宁。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苏晓刚,辅导员任嘉航、刘幽悠前往活动现场进行指导。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钟怡敏 彭稚羽)7月14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春雨服务队(以下简称“春雨服务队”)于武汉市汉阳区马沧湖面向青少年空间的孩子们开展了心理知识科普课堂,本次课堂的授课人为陈茜、廖栋宁。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苏晓刚,辅导员任嘉航、刘幽悠前往活动现场进行指导。



第一节课的主题为“与人和谐,于己和睦”。课堂刚开始时,孩子们在陈茜的引导下将自己与父母、同学、邻居、老师、兄弟姐妹的交往分成了三类——“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随后,陈茜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当你的新同桌不经过你的允许就用了你的铅笔,你是什么感受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给出了“我会很生气,因为他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用了我的东西”、“我会问清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等回答。第一节课结束后,孩子们表示对心理学效应“刺猬法则”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明白了“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要尊重他人”的道理。



“有效沟通”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二堂课开始前,廖栋宁带领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首先,廖栋宁邀请了一位同学来描述规定图案,下面的孩子们则根据听到的描述作画。游戏过程中只有描述图案的孩子可以出声,而其他人不能进行交流。游戏结束时孩子们画出的图案都和原图相去甚远,廖栋宁也由此引出了“有效沟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随后,孩子们被分成两组,进行了“快乐传声筒”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有十秒钟的时间阅读并记忆纸条上的内容,并迅速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位同学。第一组的纸条上写的文字是“今天好冷啊”,第二组则是一段较为复杂的描写。活动过程中第一组的传递效率显著高于第二组,孩子们由此意识到了信息量的大小、传递时间的长短等在“有效沟通”中的重要作用。游戏结束时,廖栋宁引导孩子们对“促进有效沟通的方法有哪些?”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简要介绍了“乔哈里窗”“沟通漏斗”等心理学知识。



两堂课结束后,春雨服务队队长李木子在总结时说道:“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做好心理学知识的科普活动,在暑期实践中绽放出我们心理学院该有的风采。”至此,本次心理学院春雨服务队心理知识科普课堂结束。



编辑:付祝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华大青年微信
华大青年b站

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