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 (通讯员 冯鑫 牛天琦)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2021年7月12日,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至社会实践队成员赴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进行调研,走访涂镇最美扶贫人物,探寻乡村扶贫密码。
雷金洲:稻田里的守望者
“国家帮助我富裕起来了,我也得尽力帮助别人,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脱贫致富啊!”这是扶贫典型雷金洲接受采访时重复最多的一句话。雷金洲家中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妻子鲁吕珍患有精神疾病,孩子读书、妻子看病的开销过大,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都压在雷金洲一人身上。2013年,雷金洲一家被列入贫困户行列,但被戴上贫困“帽”的雷金洲并不甘心。于是,2014年在村里的帮扶下,他承包了村里180亩水田种植水稻,养了4头牛,经过一年的努力,年收入达到了四万元。

“孩子上学政府给补贴,种地有粮食补贴和技术人员的支持,还有无息贷款的帮助……没有政府的这些好政策,哪有我的今天啊!”谈到政府的扶贫政策,雷金洲难掩激动。在政府的帮扶下,2015年雷金洲一家顺利脱贫。发展到今天,雷金洲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由一百多亩扩展到两百多亩,还养殖了20多头牛,日子越过越红火。2017年,雷金洲靠着积蓄给家里盖了幢三层的小洋房。

初心点亮扶贫路,使命引领前行者。雷金洲一家脱贫后,积极带动其他村民脱贫致富。他雇佣村里的特困户帮忙打理稻田,为特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以保障其正常生活。谈到未来的规划,雷金洲表示将成立生产合作社,顺应国家政策,发展特色产业,帮助更多人迎来脱贫致富的美好明天。
韦建民:不等待,不观望,让我来
2020年的冬天,“新村官”来到了官田村。上任第一天,韦建民就带领团队进行了年底的报账工作,加班加点地结清了农民工的工资和工程款。“刚来的时候团队没有主心骨,我来了,不能只观望什么也不干啊,还好团队里年轻人比较多,团队沟通和工作开展没有那么困难。”韦建民回忆起上任初期的经历,感慨良多。

为带领官田村整村脱贫致富,韦建民推进官田村与台湾企业合作建设“九品香莲”基地,依托农旅融合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2021年梁子湖区全区拉练中,官田村取得了全区“双第一”的优异成绩,而好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付出。景区建设时出现的问题数不胜数,与村民沟通协调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但韦建民通过努力,在三天内解决前三任村支书没有解决的养鸡场问题,并在十四天内带领团队建设好一个3A级景区。“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做事”是韦建民在工作中一直秉持的信念。

在与韦建民的交谈中,他多次提到基层缺少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干部的问题。青年干部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代表和中坚力量,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继承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使命。韦建民鼓励青年大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基层建设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