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要闻

躬耕农村政治的“大先生”——追记项继权教授

日期:2023-06-01 作者:张紫薇 程墨 点击量:

2023年5月27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项继权不幸辞世,享年61岁。项继权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乡村政治研究的代表人物。

“颧骨凸出,两腮塌陷,眼窝深陷,近1米7的个子,体重还不到一百斤……”谈起项继权,“消瘦”是数百名学院师生的普遍印象。自2014年被查出肺癌晚期以来,他依旧坚守教学岗位,不曾为此缺课。

先后参与和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向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提交了40多份研究咨询报告,撰写学术论文100余篇……项继权生前说,“我无法左右癌症的病变进程,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态,走好当下的每一步路。”

“毕生钟情的是探寻真知”

“病情都这么严重了,还在给学生改论文”“能不能多关心关心自己的身体”……在刚刚得知项继权已是肺癌晚期,存活年限至长不过两年时,妻子又气又急,常在耳边念叨他。可项继权心里想的却不是怎么治病,而是研究生们的毕业论文还没有改完。

“在进入病房接受治疗前,他硬是争分夺秒完成了这件‘心头大事’。”身为医护人员的妻子,见过那么多生离死别,但真当她陪着丈夫穿梭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时,眼里满是心疼。

“他从没怨怼过,大把大把的药二话不说就咽下去……”

“只要状态稍微好一点,他就开始干活,满脑子想着学生们的研究问题……”

“他这一生没有别的喜好,唯一钟情的就是探寻真知的学术研究,还有那些负笈求知的学生们……”

得益于妻子的悉心照顾和科学指导,更幸运的是找到了有效的治疗靶向药,项继权的病情在过去7年里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讲课、开读书会、指导硕博研究生……他一直坚持在政国院的教学岗位上,从来没有间断过。

“继权是同辈中理论功底、学术功底最深厚最扎实的人,他是年轻教师、全体同学的良师益友,他敢于说真话,不跟风、不逢迎、不讨好,关注国际风云也关心着农村政治。”与项继权共事多年,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顾问、政治学部教授张厚安说。

去年靶向药物失效后,项继权体内的癌细胞转至脑部。肌肉无力、肺虚气弱、气喘出汗……面对持续恶化的病情与亲朋好友的担忧,他只是摆摆手笑道,“既来之则安之,学会跟癌症共生。从来不去想它,也一直没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致力打造华中地区政治学研究高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政科-中农院”),是政治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主体单位,也是从事农村与农民问题研究的专门性科研机构。

作为其前身的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成立之初有“三驾马车”——张厚安、徐勇和项继权,共同作为团队的核心研究力量,推动“政科-中农院”逐渐成为华中地区政治学研究的一片高地。

26岁那年,项继权从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正式加入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继权从不以老资格自居,而是默默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徐勇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作为初创者,项继权一直甘愿做基地的‘第二提琴手’。他有功力,但从不显山露水。”

“1999年,在争取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时,我们属于‘跳一跳’才够得着的预备队。”中国农村研究开创者张厚安说,“在那段艰难起步的日子里,大家团结一致、不争名利,为中国农村研究院的奠基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设网站主页、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发布调研信息……这些十分烦琐的事务,项继权干起来却得心应手。“他专门开设了一个面向基层的咨询栏目,帮助干部群众解决问题。当时,还有农民拎了几只老母鸡,亲自来校表示感谢。”徐勇回忆道。

在重点基地建设日臻完善之时,项继权却主动辞去了基地的领导职务,提出让年轻人来承担更多担子。“团队的发展需要年轻血液的注入,需要培养一批有能力的接班人。”

虽已卸任,但他多年来一直默默关心支持着基地的工作,并作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持续发挥学术带头作用。

“学术研究让我的生命获得了延伸”

“在当下的中国,如何针对性地解决湖泊污染问题?”“如何从政治学角度来分析农村公路的建设情况?”……不久前,项继权在利群读书会上抛出一连串问题后,便将目光聚焦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背后的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农村公路进行评估、承接云南洱海水污染治理项目……在旁人看来,这些均是与政治学“毫不相关”的研究领域,而项继权却埋头扎进实践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学”新方案。

及时修正案例数据、补充最新理论知识、增加前沿热点问题……像这样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项继权十分珍惜。“上次回学校给博士生讲课,原计划是讲两个小时,但总担心他们‘吃不饱’,一讲就讲了三个小时。”

每次都是直至课程结束,他才记起妻子的叮嘱:不能长时间讲话,否则容易导致咳嗽。即使每周都会因为忘记叮嘱而受到妻子的“批评”,他还是反复向学生们强调,“还有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和我交流。”

“在六年半的研究生生涯中,无论是专业培养还是思想成长,我都能充分感受到项老师的专注、执着、达观和宽容,这也鞭策着我不断争取点滴的进步。”师从项继权,如今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的袁方成感慨道。

“一届一届莘莘学子的纯真情感,一次一次地里田间的走访调研,一个一个学术难题的解决,让我的生命获得了延伸,让我的人生充满了色彩。教书育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我愿意一直在桂子山教下去。”项继权言犹在耳。

(原文刊发于2023年5月31日中国教育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