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白炜)10月26日,数智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40周年大会在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举行。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周凤荣,著名出版家、《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周百义,著名楚文化研究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校长彭双阶,原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南生,我校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敏、徐勇、朱英、胡亚敏,原副校长汪文汉,以及全国40多家出版社代表等出席大会。校党委副书记查道林主持大会。

彭双阶在致辞中对出版社干部职工表示祝贺,向关心、支持校出版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表示,出版社40年来秉承服务教育、弘扬学术的宗旨,坚持品牌立社,出版了大量精品力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希望出版社聚焦学术前沿,紧贴教育需求,探索融合出版,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周凤荣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校出版社植根华中师范大学人文沃土,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在服务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学术传承、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校出版社以建社40周年为新起点,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巩固精品出版,加速融合创新,培育出版新质生产力,在数智时代再创佳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赞誉校出版社40年来为出版事业注入了澎湃的“华中”力量,倡议全国师大社将母体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科优势、专家优势变成出版优势,以“质”为根,以“数”为翼,在数智化新航程找到新的生长极。
武汉大学出版社社长吴江表示,将与校出版社携手共进,深化在教材研发、学术出版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出版体系;加强在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等前沿领域的协同创新,以技术赋能推动出版业态转型升级。
我校资深教授徐勇回忆了与校出版社的学术渊源。他的学术奠基之作《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于1997年由校出版社出版并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一等奖,由此开启近30年的中国农村调查研究,在扎根中国大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方面结出硕果。文学院教授、校出版社原社长范军讲述了在出版社工作的18年岁月,饱含深情的回望体现了老一辈出版人的文化情怀与担当,宝贵的经验是激励出版社勇毅前行的精神财富。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卫鹏回顾了出版社四十年来在服务教育、弘扬学术、改革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讲述华师出版人对文化价值的坚守、对教育使命的担当以及在数智时代的转型发展。

《七十杂忆》新书发布
大会发布了著名历史学家、资深教授马敏的新著《七十杂忆》。《七十杂忆》是收录社科名家治学随笔和代表性著作的“大江书系”首部著作,分“忆事篇”和“怀人篇”记录了马敏的人生历程、学术生涯以及对他影响深远的人物,字里行间既有个人命运的跌宕,更折射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方卿做了题为《数智化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报告。他认为,数智时代,出版业必须从内容提供商向信息、知识或数据智能服务商转型,大力发展AI出版等新业态,积极探索开放获取出版等新模式,努力开拓知识服务等新场景,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还推介了中小学《人工智能》三师课堂智慧平台,举行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智能体启动仪式。
(审读人:付义朝 戴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