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记者 华轩)“青史如山,这不仅是碑文上的壮烈史诗,更是你我脚下的大地根基;赤帜当风,这不仅是烽烟中的猎猎战旗,更是你我心里的精神罗盘……”10月31日,“青史如山 赤帜当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暨传承恽代英革命精神“大思政课”在露天电影场举行。课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青年报、武汉发布、大武汉、长江网、极目新闻、知乎同步直播,吸引20万人次观看。
校党委书记夏立新,校长彭双阶,副校长李鸿飞,校党委副书记陈迪明,副校长刘宏达,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晶,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付强,校长助理王志彬出席,恽代英烈士孙女恽清、曾侄孙恽飞等家属代表,受恽代英派遣的陕西籍李子健发展的党团员,富平县党团组织奠基人和领导者严木三的女儿严复圭、外孙张大宪等,受恽代英派遣回陕发展革命的陕籍党员王瑞轩之孙王友群、王亚明等,以及刘志丹烈士的八妹刘玉兰、白振江烈士之子白峭峰、林育南烈士长孙林荣久等众多革命后代家属,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马岚、雨花英烈研究院院长赵瑱,校内各单位负责人、大中小学生、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
此次“大思政课”同时也是第九届“华师故事”文艺展演,分为“华大绿”“中国红”上下篇章,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弘扬恽代英革命精神,促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
《女排精神的故事》《数字教育的故事》《南湖秋月的故事》《劳模精神的故事》《文华兔的故事》依次登台,分别围绕拼搏、创新、风韵、奉献、育人等关键词,用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形象,用一句句深刻的教育箴言,用一个个鲜活的校园故事,构成了一组全景式的群体浮雕,讲述了一代代师生赓续奋斗、薪火相传的教育故事。
现场还发布了我校专属形象IP——文华兔。其命名来源于1903年正式成立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即我校前身。其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1903年为传统兔年、我校坐落于桂子山,参考了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的多种色彩,浓缩了“蟾宫折桂”“桂馥兰馨”“玉兔呈祥”等美好寓意。
“文明就如一颗明星,在黑夜里做指引。思绪打上了理想的烙印,甘于奉献出自己……”伴随着昂扬又动听的音乐,下篇章“中国红”开始。《恽代英的故事》《遵义会议的故事》《光未然的故事》等节目相继上演,以信念为笔,以热血为墨,勾勒出民族危亡时挺立的不屈脊梁,生动诠释了理想的崇高和信仰的力量。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在热烈的氛围中,全场联唱《王二小》《映山红》《我们走在大路上》《我爱你中国》等歌曲,共同抒发着对祖国的炽热情感。不少学生表示,这堂课以“沉浸式”的舞台场景将观众带入历史现场,以“原创性”的感人画卷重塑了时代故事,以“互动感”的真情交响实现了师生共鸣,是一卷穿越时空的生动历史画卷,是一次涤荡心灵的思想精神洗礼,更是一曲催人奋进的磅礴时代强音。
本堂“大思政课”全程无主持人,持续打造升级“华师故事”校园文化IP,通过情景演绎、故事讲述、互动对话、歌曲联唱等形式,结合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大历史”,汇聚大、中、小学校的“大合力”,搭建音诗画交融、新奇美交映的“大舞台”,致敬以身垂范、立德树人的“大先生”,培育心系家国、矢志奉献的“大情怀”。
(审读人:秦恒 刘梦觉)